
图说: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试拉试验现场 来源/采访对象提供(下同)
新民晚报讯(记者 叶薇)今天上午,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正式投运。这是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一项重大核心技术突破,标志着我国超导输电应用迈入全球领先行列。
上海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徐汇区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之间,线路全长1.2公里,设计电流2200安培,为国家电网在国内首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,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、长度最长、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。标志着这一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,解决了窄通道大容量输电难题。该示范工程以实现超导电缆工程化应用为目标,开展了超导电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,并通过型式试验、交接试验等一系列试验,获取了超导电缆电气性能、机械性能、超导特性等方面的大量宝贵数据,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,形成了超导电缆生产、测试、设计和施工系列化标准,为超导电缆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。
超导产业是上海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,近15年来,上海持续支持高温超导研发和产业化,科技、产业部门接力推进,形成了从超导材料到电缆集成的核心能力,成为国内超导电缆产业链最齐全的城市。在超导产业培育过程中,坚持以企业为主体,应用为导向,运用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示范工程、特色园区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政策组合拳,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产业培育,形成了超导产业从材料开发、材料检测、应用开发、技术攻关、应用验证和需求反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闭环,形成了团队激励合理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参与、研发应用协同紧密的新兴产业培育市场化机制。
图说:国网上海电力科研人员进行超导电缆介质谱测试
下一步,上海将全力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产业高地。一是持续开展超导电缆的分析与评估,积累超导电缆运维经验,深入研究超导电缆的可靠性、经济性,推动超导电缆实现从“样品”转变成“产品”;二是加快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,突破高温超导材料低成本制备、超导磁体绕组、高效制冷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,打造超导技术创新的策源地;三是不断拓展磁悬浮、可控核聚变、核磁共振等领域超导应用,打造超导产品应用的新高地;四是加速推进上海超导产业基地建设,搭建国际交流平台,吸引产业链优势资源在沪集聚成势,打造超导产业发展的集聚地。